翼城县王庄镇辛安村:发挥金牌调解优势 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政法风采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近年来,翼城县王庄镇辛安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建立“党建+金牌调解”制度,把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和依法治理有机结合,在“问、说、议、办”四个环节上狠下功夫,让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质效化,建立了一条“民事民议、民事民说、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新型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为基层信访矛盾问题源头化解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打造一支队伍,化解矛盾纠纷

  王庄镇辛安村充分发挥群众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主观能动性,探索建立“党建+金牌调解”机制,组建了一支以党员干部为主、群众广泛参与的金牌调解队伍,2023年以来,调解矛盾纠纷68起,调解员通过深入群众,倾听百姓的声音,在调解过程中思其所思、想其所想,担当作为,充当了矛盾纠纷化解员、政策宣讲员、社情民意收集员,让枫桥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婆媳不和是不少家庭矛盾冲突的导火索。辛安村村民孙某因“说不过”婆婆李某,又没有人“撑腰”,日子过得很憋屈,就想干脆离婚算了。孙某找到了调委会诉苦,支部班子成员、调委会主任王克兵决定到孙某家入户进行矛盾纠纷调解。

  “都是一家人,哪有那么大的结?有她在家,孩子有人管,日子还能过,最重要的是你儿子在外打工挣钱心也踏实,家里鸡飞狗跳的,他能安下心来吗?”经过耐心劝导,李某表示自己平时做得确实不好,脾气急躁起来就不会过多考虑儿媳的感受,没有耐心和儿媳进行沟通,导致矛盾加深,日后一定会与儿媳好好沟通。经过工作人员耐心劝说,孙某和婆婆李某敞开心扉进行沟通后,也对婆婆表示理解,两人矛盾得到化解。

  建立“三项制度”,前置解决问题

  为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前置处理信访矛盾,辛安村建立了“说事、干事、评事”三项制度。主动“说事”。注重走访入户找事,主要是两委干部到家户与群众谈当前的揪心事、烦心事,对能现场化解的就当场解决,对不能现场化解的,纳入干事清单。齐心“干事”。根据走访形成的群众事项清单,经过召开两委班子会议,商议解决办法,两委班子成员认领任务,立说立干,确保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民主“评事”。在群众反映事项解决之后,注重督导反馈评事,每月党日活动上,结合“亮晒述问评”,对本月的事项办结情况开展村民满意度测评,及时了解群众心声,做好事后服务。

  “辛安主大街路面重新翻修了,出门逢集再也不颠簸了。”村民王奶奶高兴地说。

  辛安村主大街由于年久失修,道路不平、路面坑洼,过路车辆颠簸难行,给村民日常出行造成不便,尤其是下雨天很容易积水,也影响村民日常出行安全,村民们都盼望尽早翻修路面。调解委员会成员宁小霞深入群众、倾听民声,立即对接支部书记李振国,从解决群众最忧心的问题出发,协调维修资金、沟通施工事项、多次到现场实地查看,于12月份顺利完成辛安村主大街1000米沥青铺设工程,切切实实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展多调联动,拓宽服务维度

  为提升服务群众质量,辛安村积极推动多调联动,拓宽服务群众的维度和广度。依托村综治中心,辛安村划分“五级”网格25个,建立32人组成的专职网格员队伍,构筑治安防控网络。成立由老党员、离职老干部等组建的乡贤队伍,充分释放“乡贤”“能人”等群体能量,大到集体大事,小到家庭琐事、土地流转问题、邻里家庭纠纷等实现了全覆盖。以辛安村金牌调解室为载体,充分发挥村级调解组织作用,组建以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为成员的村级法治调解组织,提供法律服务,参与全过程,突出“法”的震慑力。强化“党员+法律明白人+网格员”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推动纠纷解决从“单打独斗”向“多调联动”转变,打造“枫桥经验”新样板。

  “以前辛安派出所到董家洼路上总是落叶满地,垃圾到处都是,现在变得干净整洁多了!”辛安村村民李某在路过辛安村时,对这里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竖起了大拇指。

  为攻破治理难点,辛安村调委会采取宣传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多次让网格员上门给沿路住户讲解村规民约,加深村民对落实门前卫生责任义务的认识;组织老党员、离职老干部、群众坐下来沟通谈心,共同协商解决办法,最终决定由沿路住户负责各自门前卫生,村委会负责公共区域卫生;同时,继续加大对该区域的日常巡查整治力度,依法处置乱倾倒垃圾等违法行为。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困扰群众多时的卫生问题终于得到良好解决。

  下一步,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前进路上,翼城县王庄镇辛安村将持续完善“党建+金牌调解”矛盾化解机制,探索多元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经验,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到位、风险隐患防控到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平安王庄营造良好环境。(周海)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