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快递服务等成投诉热点

去年全省共受理消费投诉近30万件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法治要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法制报讯(记者关振瑛)3月14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向社会发布2021年度全省消费投诉热点,同时,发布全省市场监管系统2021年度消费维权典型案例,涵盖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预付卡消费、虚假宣传等方面,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今年的消费维权年主题是“共促消费公平”,根据2021年消费热点问题及分析,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山西省消费者协会还向广大消费者发出了2022年度消费建议。

  据悉,2021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和消协组织共受理投诉举报咨询299395件,其中,投诉90301件,占受理总量的30%;举报29728件,占受理总量的10%;咨询179366件,占受理总量的60%。投诉案件中,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116.61万元,涉及争议金额10982.36万元。同时,2021年度,全省市场监管12315工作机构通过全国12315平台共接收咨询171214件,其中相关消费维权知识的咨询118165件,占咨询总量的69.02%,涉及市场监管系统的咨询主要有商品交易市场监管、服务消费监管、网络交易监管、食品监管、价格监管以及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监管等方面;非市场监管类咨询涉及商务、住建、教育、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等部门。

  关于投诉方面,根据投诉性质分类,在受理的所有投诉问题中,排名前五位的热点依次为:质量投诉、售后服务投诉、合同投诉、食品安全投诉、广告投诉。商品类投诉排名前三位的热点依次为:一般食品类、家居用品类、服装鞋帽类。服务类投诉排名前三位的热点依次为:餐饮和住宿服务类、美容美发洗浴服务类、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

  综合2021年受理投诉情况,呈现出以下热点:一、食品安全。主要是食品质量不合格,经营者以次充好,掺杂掺假,甚至售卖过期、霉变、“三无”食品,造成腹泻、中毒等人身伤害。二、快递服务。涉及快递员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将快递放入快递柜或家门口,消费者拒收后,快递公司伪造消费者签收。三、校外培训。主要问题是,部分非学科类办学机构本已存在经营不善问题,却假借“双减”政策,关门停业,拒不退款。学科类培训机构转为素质发展类培训,但师资配备跟不上,课程设计不合理,宣传承诺履行不到位。四、休闲娱乐安全。其中,有些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型休闲娱乐存在规则告知不清、内容惊悚、安全隐患等情况。部分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经营者引诱未成年人打赏、充值,涉黄涉暴,低俗网络视听节目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五、新能源汽车质量、售后问题。新能源汽车出现安全问题,如行驶中断电、汽车自燃、自动驾驶系统失灵等。电池质量问题突出,比如充电故障等。续航里程缩水,特别是冬季低温下续航折损快。六、收费会员服务。主要问题有,假借各种名义,拆分原有会员权益,对已付费会员再收费,会员变“韭菜”。会员续费不提醒或提醒不到位,消费者不知情下被“自动续费”。七、直播电商购物。虚假宣传较多,商品货不对版,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三无”产品摇身变成“网红爆款”。有的主播肆意夸大产品功效,有的用夸张的演技宣称“跳楼价”,还有的主播编造虚假剧情卖惨带货。最优价格有水分。比如,主播宣称其销售的商品是全网最低价,但是被消费者发现承诺的价格并非最低价。八、家用电器质量、售后问题居高不下。部分智能家电功能与实际不符、质量参差不齐、维修困难、发生问题索赔难。九、健身服务付款容易退款难。近年来,体育健身服务投诉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问题有:预付费退款困难。经营者往往以“格式合同条款”为消费者设置退费障碍,如消费者不能退款、收取高额手续费、退款拖延、退款周期过长、课程扣费方式不合理等。十、盲盒消费问题成为投诉热点。利用盲盒销售临期商品或假冒伪劣产品。如宣称网购化妆品达一定价款,就可加1元赠盲盒,实际盲盒里却是快过期的产品,实际是利用盲盒诱导消费。

  今年的消费维权年主题是“共促消费公平”,根据2021年消费热点问题及分析,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山西省消费者协会特提出消费建议。针对近期以来热议的粉丝消费、饭圈营销、盲盒经济等现象,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要树立文明理性的消费观念,拒绝无序追风、过度消费,避免物欲膨胀、资源浪费。要货比三家,拒绝忽悠。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不要轻信经营者单方面介绍,应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多做比较,深入了解商品服务详情、经营者信用等相关信息,注重书面合同、支付安全、交付验收、证据留存等关键环节,有效保护自身权益。做到健康环保,可持续消费。在消费过程中,要注重选择绿色有机产品,注重支持节能环保品牌,倡导可持续消费模式,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在满足当下生活消费需求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