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司法厅运用智能化手段推动顽疾整治常治长效
省司法厅运用智能化手段推动顽疾整治常治长效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开展以来,省司法厅针对违规办理“减假暂”、社区矫正不力、律师队伍管理薄弱、司法鉴定监管后缺失等顽疾重点问题,强化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应用,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全面推动顽疾整治常治长效,收到了初步效果。
发挥两个平台作用,规范狱务管理。完善减刑假释执法办案管理平台,在案件办理前嵌入了“三个规定”记录填报模块并开始试运行,每个环节达不到必要标准无法进入下一环节,并在重大执法决定过程中同时采取纸质记录填报措施,减刑假释信息依据办案流程由人民法院公开,监狱与法院网上办案,实现了办案流程规范化运行,有效防范执法风险。试运行监狱智慧执法平台,结合《山西省监狱计分考核罪犯工作细则(试行)》,修改完善平台相关模块内容,积极推进平台在全系统应用。建立干警个人信息和干警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从事经营活动信息数据库,强化对干警的日常监督。
共用一体化平台,提升社矫效能。按照《全国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智慧矫正移动应用技术规范》等要求,将“智慧矫正”纳入省司法厅“智慧司法”整体建设,建成了全省统一的“山西省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该平台集社区矫正电子档案管理、操作运用、数据分析、大数据运用于一体,省市县社区矫正机构和司法所四级共用共享,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工作流程规范化、业务衔接标准化、工作考核公开化、质效评估公平化”。通过一体化平台,全省实现社区矫正系统与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对接应用,数据共享全覆盖,全面加强了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信息化监管,形成“全天候、不见面”动态监管,成效明显。
共享数据信息,推动律师行业专项治理。针对法院、检察院离任人员违反规定从事律师职业,充当司法掮客等突出问题,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主动与纪委监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对接协调,联合开展排查,在信息共享、数据比对等方面加强合作,形成工作合力,深挖违法违规问题线索,主动排查形成的“四个名单”(从法院、检察院退休后、辞去公职后、离任后在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名单和近亲属在法院、检察院工作的律师及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名单)真实、完整、准确。通过同中国裁判文书网比对、抽查案卷、查阅档案等方式,倒逼自查自纠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全国律师综合管理平台向法院开放有关信息,协助法院建立律师诉讼服务平台,完善律师管理系统功能,及时在信用山西平台更新公布律师及律所基本信息,奖励、惩戒和行政处罚信息,对律所律师的监督检查考核更加公开化、透明化。
建设“智慧司鉴”,实现司法鉴定全程监管。推进山西“智慧司鉴”平台建设,通过司法鉴定信息化系统对全省司法鉴定机构、鉴定人、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监管,探索数据分析方法在司法鉴定管理中的运用,实现对司法鉴定机构受理委托、鉴定过程、鉴定意见审核签发等各环节的全过程留痕、全流程监管,目前,该平台正在太原、大同等5个地市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市属司法鉴定机构试运行,力争2021年底全省推广。(晋司宣)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