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发布安全生产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我省督促整治煤矿人员设备隐患案例入选
最高检发布安全生产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我省督促整治煤矿人员设备隐患案例入选
本报讯(记者 魏巍) 为推动化解重大安全隐患,切实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近日,最高检发布了一批安全生产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我省晋城市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
2020年9月14日,晋城市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山西某科贸有限公司为其所属煤矿分公司购入一批假冒A注册商标、盗用A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书》《防爆合格证》的人员定位系统设备。这批假冒设备均为手工组装,一旦失灵,将影响事故救援,危及矿工生命安全。
2022年2月,晋城市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该线索,办案人员实地走访案涉企业并询问采购人员,同步与A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取得联系,调取设备采购计划、买卖合同等证据材料,查明:2020年9月14日,晋城市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山西某科贸有限公司为其所属煤矿分公司采购一批人员定位系统设备,设备同年10月19日到矿并投入使用,但系盗用A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防爆合格证》,经鉴定确认为假冒伪劣产品。
2022年2月,案涉企业在收到相关部门制发的安全风险提示函后,仍未停止使用该批设备。同时,晋城市检察院查询了晋城市煤矿安全生产分级监管基本信息,确认案涉煤矿企业的监管层级为市级,于同年4月12日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
同年4月25日,晋城市检察院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相关规定,向晋城市应急管理局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对案涉企业使用假冒伪劣设备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同时建议对晋城市煤矿生产企业开展全面排查整治。
收到检察建议后,市应急管理局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对案涉企业突击核查,并处以5万元罚款,责令企业将假冒设备全部从井下回收并停止使用。同年6月21日,晋城市检察院对整改情况跟进调查,确认涉案假冒设备全部更换到位。在此基础上,市应急管理局对全市115座正常生产建设煤矿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专项检查,将本案作为警示案例写入专项检查方案,印发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及市直、驻市中央、省属相关煤矿企业;印发《假冒伪劣矿用电器设备监督检查责任落实及黑名单制度》,构建全流程管控、全方面检查、全覆盖监管工作机制,建立煤矿企业矿用电器设备黑名单制度,严防煤炭行业安全生产隐患。
晋城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紧盯煤矿安全生产领域治理盲区,以整治矿用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安全隐患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推动行政机关开展矿用电气设备及线缆专项检查,为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了公益诉讼检察力量。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