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月6日全天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 王思北)为了进一步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国家网信办5日公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应用程序提供者不得通过虚假宣传、捆绑下载等行为,或者利用违法和不良信息诱导用户下载。
日前,中共山西省委政法委员会印发了《山西省政法机关服务保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省委政法委负责人就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净网2021”专项行动,聚焦民众关切的突出网络违法犯罪和网络乱象。 截至12月,共侦办案件6.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3万名,行政处罚违法互联网企业、单位2.7万余家,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正式实施。 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人民法院在线调解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规则》作为继《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后,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又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司法解释,对于完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纠纷解决制度体系,构建中国特色、世界领先互联网司法新模式,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 罗沙、齐琪)记者12月31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最高法、司法部近日印发规定,对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案件被告人申请法律援助的工作机制作出明确规定。 这份《关于为死刑复核案件被告人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的规定(试行)》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任沁沁)元旦小长假临近,各地自驾中短途旅游、探亲访友、聚餐聚会等出行活动增多,酒驾、超速等交通违法多发易发,且与年底客货运高峰交通流叠加,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加大。公安部交管局30日发布元旦交通安全预警,分析研判了元旦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风险。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罗沙、齐琪)记者30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惩治涉枪支、弹药、爆炸物、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犯罪的意见,为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提供有效指引。意见自2021年12月31日起施行。
新华社太原12月29日电(记者孙亮全、张磊)山西绛县公安局29日对外公布,当地废弃矿内6人失联死亡案侦查取得进展,出资入股、参与运送物资的两名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7日,6名人员在绛县一废弃矿内失联,6人被发现后,经现场医护人员诊断,均已无生命体征。
山西日报讯(记者陈俊琦)12月27日下午,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郑连生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市党委政法委工作情况汇报,就推动全省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征求意见建议。 郑连生指出,2022年要以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为主线,从八个方面做好政法工作:一要准确把握政法工作内涵外延,努力服务和保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山西日报讯(记者 陈俊琦)为大力弘扬英模精神、激励全省公安交警系统更好地履行新时代职责任务,12月22日,省公安厅交管局举行山西公安交警系统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梁国伟、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国林、全国公安机关100个成绩突出交警大队代表孟民民、中央政法委首届“平安之星”候选人左洁麓、全国公安机关100个成绩突出交警代表李旭斌等5名英模作了精彩报告。
12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举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作专题辅导报告。
为巩固年底不立案整治成效,切实依法保障当事人诉权,针对个别法院依然存在的变相“立案难”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整治年底不立案“四个严禁”。 一是严禁发号拖延立案。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今年以来,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拿出“亮剑”精神,按照“控新治旧”总要求,集中开展整治违规占用土地攻坚行动,以认真的态度、强力的措施、务实的作风,坚决啃下违法用地整改“硬骨头”,高标准完成整改工作。 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建违法用地整治工作专班,通过逐个图斑分析研判,制订详细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任务、责任主体,列出时间表、定出路线图,并结合整改任务、整改时限倒排工期,设定每周整改进度,建立“每周跟踪调度、每半月督导推进、每月通报排名”等工作机制,高位推进整改工作。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上,阳泉市跻身全国60个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之一。市委书记雷健坤出席表彰大会,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据新华社电 记者27日从公安部新闻发布会获悉,公安部近日发布了新制修订的3个部门规章,其中,《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机动车登记规定》自2022年5月1日起实施。 此次公安部推出9项交管便民利企新措施,包括3项便利车辆登记新措施:推行私家车新车上牌免查验,推行小客车登记全国“一证通办”,推行车辆信息变更“跨省通办”;4项便利驾考领证新措施:推行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全国“一证通考”,恢复驾驶资格考试“跨省可办”,优化驾驶证考试内容和项目,新增轻型牵引挂车准驾车型;2项减证便民服务新措施:推行申请资料和档案电子化,推行部门信息联网共享核查。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罗沙)最高人民法院27日发布公告,为妥善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就《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共24条,分别就合同权利义务、网络消费欺诈、网络直播带货、外卖餐饮等作出一系列规定。
12月23日至24日,“平安山西新媒体大讲堂”第一期培训开班。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郑连生参加培训并主持召开新媒体建设座谈会。
12月15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代表。 重大喜讯 安泽蝉联“长安杯” 12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上,临汾市安泽县再次荣获“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荣誉称号,并被授予平安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7月22日、23日,省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喜春莅临长治法院调研指导工作,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原占斌陪同调研。 李喜春一行先后实地考察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上党区法院、襄垣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家事审判法庭、心理舒缓室、电子阅览室、大法庭等场所,并在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了长治法院党的建设、队伍教育整顿、审判执行等工作开展情况。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7月23日,长治市召开上半年各县区政法工作汇报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安排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韩春霖出席并讲话。
本报讯(记者杨文)7月20日至21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岳普煜率调研组赴朔州市开展《山西省动物防疫条例(修订草案)》立法调研。 调研组实地调研了部分养殖园区和企业,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本报讯(郭志平 朱峰)7月12日至14日,省第九驻点指导组副组长张科带队在晋城市督导教育整顿“回头看”。 督导期间,省督导组以小分队的形式,采用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先后深入市委政法委、市政法各单位,沁水、阳城两县,市交警支队车管所、西街派出所、巴公法庭、城区法院执行局等地,通过听取工作情况介绍、查阅相关台账资料、组织座谈了解等方式,对该市教育整顿“回头看”进行“点穴”式督导。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刘硕)最高人民检察院8日发布消息称,为严惩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助力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最高检决定,自6月上旬至9月下旬,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侦查百日攻坚”行动。 据介绍,此次百日攻坚行动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通过丰富线索来源,做好工作衔接,加大办案力度,突出办案重点,集中攻坚、着力查处一批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职务犯罪案件。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夯实国家治理根基,现就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本报讯(记者邢晓瑞)7月7日下午,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第一批队伍教育整顿总结会召开。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全省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组长董一兵出席并讲话。
本报讯(记者闫书敏)7月2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党组扩大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跨越时空、气势恢宏,洞察历史、指引未来,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